第(2/3)页 第二步,在高顺出军营以后,宋宪将军你便急速返回高顺军营,召集你的心腹,集结待命; 第三步,待高顺前来,我带领甲士埋伏在帐外,与文远合力将高顺擒下,并囚禁,力求做到悄无声息; 第四步,便是由在下看守高顺,而文远你带着高顺的帅印前往高顺军营接受其军队,理由便是:主公发来急令,着高顺前往下邳城助战,而高顺部,暂时交给张文远管带,如果士兵们有疑惑,此时,宋宪将军再带领手下士兵首先响应。如此,大事可成!” 此番说话的语气,虽然名为商讨,但是关平在说的时候,故意的夹带了不容置疑的命令语气。 一口气说完,关平微微平复了气息,道:“二位看我这计谋如何?” 宋宪却是粗人,对于此等谋略,完全不懂,但是见关平说的井井有条,而且确实在理,便响应道:“好计策,宪愿听从定国调遣。” 张辽亦是点点头,道:“此计可行。”说罢张辽站起来,命令道:“宋宪,对于心腹之人的挑选,可要慎重,切不可走漏了消息。” 宋宪轰然应答。张辽又对关平道:“定国,到时擒拿高顺时,我正面与他交战,你可拿刀背击晕他,切忌,万不可伤了高顺。” “知道。”关平沉声应道。 不知不觉,张辽与关平已经就领导权问题暗中交锋了一次,虽然关平抢先动手,可张辽依靠威望,还是把指挥棒夺了过去。 关平也深刻认识道自己此刻的最大的问题。不是武艺不高,也不是谋略不行,而是资历不够;说到底,就是一个名气的问题。 天下的武将谋士并未把关平真正的当做一方诸侯,而是把他当做了刘备手下一员战将。可想而知,这对于雄心勃勃、想培植势力的关平来说,是相当的不利。[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