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当下哼了一声道:“太子爷,臣历来说话算话。” “好,既然于大人如此说,那我就给您张罗这救灾的银子。” 说到这里,沈叶道:“于大人,你是顺天府尹,顺天府内应该都归你管吧?” “太子爷,臣是奉旨办差。”于成龙虽然有点耿直,但是为人并不傻。 所以说话办事,他都要讲究一个轻重。 顺天府是皇帝陛下的顺天府,这一点绝对不能错。 看着我一切都是奉旨办事的于成龙,沈叶觉得自己又学到了。 谁说忠臣都是犟头?人家也很聪明,知道不能碰的,坚决不碰。 他笑了笑道:“于大人,这五十万两救灾的银子,就在顺天府内。” 于成龙一下子瞪大了眼睛! 太子准备干什么? 他是顺天府尹,可是他也不知道从哪儿弄这五十万两银子。 即便把顺天府的衙门卖了,他也弄不来。 “太子殿下,您不是开玩笑吧?” “我不开玩笑,我不但给你五十万的救灾银子,而且还给那些灾民找点事做。” 沈叶此时彻底不藏着掖着了,与其被于成龙这家伙拉着,没黑夜没白天的干活,还不如把这个主意讲出来。 至于其他的后患,爱咋咋地吧! “从通州到朝阳门,修建一条石板路,这几十万灾民都弄去修路,问题不就解决了吗?” 于成龙作为顺天府尹,对于顺天府里的情况是最清楚的。 从通州到朝阳门,可以说是顺天府内最繁忙的一条路。 不论是漕粮还是货物,都要从这里进入京师,更别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人流了。 只不过这条长有四十多里的土路,晴天一身土,下雨一身泥,有的路段,甚至连马车都过不去。 于成龙走过这条路,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,毕竟几十万两银子的事情,他们顺天府可拿不出来。 听沈叶说用这些灾民修这么一条路,于成龙觉得可行。 但是,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修这条路,而是银子。 毕竟,修路可不是只凭嘴来修的。 “太子爷,如果能够修了这条路,那绝对是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,可是这五十万两银子从哪儿来?” 沈叶笑着道:“当然是找人出资。” 于成龙愣了一下,随即有点哭笑不得。 五十万两银子,谁能够出得了这个钱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