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所以臣认为,阻力不大。” “更何况,这些国债还可以随时卖给盐商,让他们来抵明年的盐课。” 马齐的话,让乾熙帝彻底放下心来。 想到太子和自己谈的条件,他心中就升起了一丝怒意。 这逆子,看来是早有准备! 可是现在,他有点难以反悔! 当即笑着道:“既然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途径,那就尽快去做。” “绝对不能因为没有银子赈灾,从而引起民变。记住朕的话,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啊!” “马齐,如果真的出现这等情况,你这个户部尚书,也就不用做了。” 马齐知道,太仓没有银两,虽然主要责任在乾熙帝征讨葛尔丹身上,但是他这个户部尚书,同样也有责任。 一旦乾熙帝想要找人顶缸,他这个户部尚书是大小正合适。 所以此时听到乾熙帝的警告,他沉声的道:“请陛下放心,臣一定竭尽所能,尽快将赈灾国债换成银两。” 乾熙帝点了点头道:“这次的水灾虽然过去了,但是明年的盐课却没有了。” “明年的太仓,不知道会不会更难。” 听到这感慨,马齐一下子低下了头,不敢有丝毫言语。 也就在这时,就听乾熙帝突然道:“从户部义仓借出去的那些银子,你觉得什么时候能够收回来?” 听到义仓的银子,马齐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。 义仓借出去的银子虽然不少,可是想要再要回来,又谈何容易。 俗话说得好,借钱容易要钱难。 更何况那些借钱的人,还都不是一般人。 比如乾熙帝的三哥,就从义仓借了十多万两银子,可是,谁敢找他去要? 他迟疑了一下,最终还是咬牙道:“陛下,义仓借出去的银子,是该收一收了,可是这事急不得。” “怎么都要等赈灾国债卖了之后再说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