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见对方还犹豫,张大姐下了一剂猛药,道:“我家儿媳是帮着老夫人做事,这消息的确是一手,但老夫人那边可不止我们张家人帮着做事。这要不是家中田地不够,我也不至于跑这一趟,再这么磨蹭下去,只怕辣椒籽儿早卖光了,要想赚下一个甜头,就得等来年1月播种去了。 不过届时,只怕多得是人知晓这事儿,那会儿得多少人盯着萧家的辣椒籽儿?就是不盯着萧家,其他家从萧家买的辣椒籽也得盯着。 辣椒产量不错,萧家给出粮食的几倍价格收购,那是老夫人初初定夺的,若是产量低,或者环境因素导致减产,老夫人是厚道人家,也不会让我们吃了这个闷亏就是。亲家母你可得想清楚了,甜头只有第一波人去了,才有得吃,往后就不一定了。 你犹豫得越久,机会说不定就溜走了。到时候亲家公怪下来,你担不担得起……” “行,我跟你去一趟!” 张大姐总算松了口气,眉眼一松,道:“行,早去早回。” 娇儿婆母很庆幸,自己去了,自家也确实赶上,吃了第一波螃蟹。 不仅是娇儿婆家人,来萧家大门的还有别村的,皆是几家长工本家和娘家人。他们购入手中的辣椒籽儿不多,毕竟春小麦刚种下,还种了不少蔬菜,也是怕辣椒籽儿栽到自己手头,赚不到钱,到底是第一次种植。 询问了番种植法儿,一群人买了籽儿,才离去。 唐臧月解决完辣椒的问题,隔了几日,去了趟半山腰的钱家,将地窖里的酒搬了出来。 酒酿得很成功,虽说浓度不够,但足够醇香,冬季喝了暖身子是绝对够的。 只是高粱收获季是七月份,这会儿唐臧月空间的高粱不多,要想再酿制,还得再等等。 不过,唐臧月是真佩服柳姨娘那双神奇双手了,只要和吃进肚子里相关,就没有不成功的。 自己驾着马车将钱家地窖的酒一缸缸运走,收进空间后折转了回来,再次收纳,直至酒都收进空间,唐臧月才去了趟镇上,去烧窑处买新的缸子,准备七月份高粱收获季后,再去采购,然后大量酿制。 六月下旬,天气逐渐炎热。 唐臧月每日都会在正房几个角落放满冰桶,等待房间迅速降温,化的水要么浇地,要么做家里吃食。 除此之外,柳氏食肆生意并未淡下来。 为什么? 柳氏食肆推出了夏季冰饮,用青铜装冰棍,开始叫卖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