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5章 底气所在-《宋魂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这话,可是说到赵恒心里头去了。
    自从二十年前“雍熙北伐”以惨败而告终之后,宋军与辽军交战,就败多胜少。
    有限的几次大捷,也都是依靠坚城死守,拖得辽军师老兵疲,然后再通过反击获得。
    如果是在旷野中与辽军相遇,哪怕兵力是后者的两倍。宋军也很难获取胜利,至多是激战数个时辰,双方各自退兵了事。
    所以,单纯就军队战斗力而言,辽强宋弱,基本已经成了大宋君臣的“共识”。
    除了个别武将,如已经被毒死的李继和、定边军主帅杨延昭和镇辽军主帅杨嗣,仍旧对辽军不服气之外。其他文武官员,都早已经认定了,除非兵力超过辽军的三倍,否则,宋军绝对不会是辽军的对手。
    既然不是辽军的对手,还非要跟辽军正面硬拼,就绝非智者所为了。
    连乡间农夫,都知道打不过就不能热血上头。作为大宋天子,赵恒怎么能比农夫还蠢?
    而明知道打不过,还怂恿别人去拼命,肯定是没安好心。
    譬如说寇准……
    猛然间想到寇准始终坚持自己御驾亲征,并且极力阻止自己迁都,赵恒心中就腾起了一团黑色的火苗。
    然而,很快,他却又想起了自己当年差点失去太子之位之时,寇准极力在自家父亲面前为自己争辩模样,心中那团火苗,又迅速缩小。
    他不相信寇准会害自己。
    当年,他父亲只想培养寇准辅佐下一任大宋皇帝,却没确定寇准辅佐他和赵元份之中哪一个。
    若是在他父亲心中起了更换太子心思之际,寇准选择落井下石,如今坐在大宋皇位上的,便是雍王赵元份。
    而寇准的官职,仍旧不会低于中书同平章事(宰相),甚至还可能受封异姓王!
    由此可见,寇准只是固执,并且不愿意接受辽强宋弱的现实而已,倒未必是对他不够忠心。
    更不会是想把他推到前线挨打,自己躲在旁边看热闹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