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八章烛火-《小太岁》
第(3/3)页
老人说到这里,牛气哄哄,神色高傲,“当然你也不许欺负静儿。”
郑怀先赔笑道:“这是自然,都是严静欺负我。”
老人哼了一声,继续说道:“为人父母,既然解决了孩子的问题,接下来就是怎么死的问题了。”
“儒家的一本书上说过,死,或轻于鸿毛,或重于泰山。老夫自从媳妇死后,就不怕死了。人死的方法有很多种,得病死,意外死,被人杀死,很多,很多。”
“人都可以死,不过是年纪大,年纪小而已,但是我就怕死的没有价值,死的不值。我一直觉得那本书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门外有寒风吹过,老人说话间,坐直了身体,房间里面的烛火照应在老人的脸上,老人神采奕奕。
“身为儒家子弟,当为这些至理名言作上注释。身为臣子,君要你死,你就要死。”
“忠孝两个字,忠在前,孝在后。千百年来,人人都想忠孝两全,但是这样何其艰难。”
老人指了指门外,“那徐天德三朝元老,何尝不想忠孝两全,他既想对得起太祖对他的知遇之恩,又想为自己的儿子与孙子谋划一个藩王才有的世袭罔替,但是哪里有这样的好事。”
“一生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。”
老人看了一眼说出这句话的郑怀先,点点头,表示赞同。
“若是人人都想着为自己谋划些福利,那么我大明才是真的完了。一个时代,终究是要有人站出来的。”
“就想你所在的江湖之上,有仗剑天下的李太白,有武圣顾恺之,有白日飞升的老天师,有连我都有些敬佩的小佛寺戒尘大师,这些人才是江湖上的脊梁。”
“朝堂之上,张居正是文人的脊梁,徐天德是武将的脊梁,那么我儒家这么多的寒门学子都矗立于朝堂之上,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可以站出来,敢于赴死呢。”
老人缓缓起身,拿起桌子上的茶杯,一饮而尽,而后向着外面走去。
“老夫严之维不才,愿做那个人,那个敢于赴死的人。”
老人站在门口,稍稍停顿一下,对着身后,坐在椅子上的郑怀先嘱咐道:“照顾好静儿与我的好外孙。”
郑怀先点点头,手中的茶杯始终没有放下,握在手中。
老人开怀大笑,走入嘉和五年的冬夜里。
房间之中,寒风吹过,那盏烛火轰然灭掉。
第(3/3)页